业界动态
About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动态 >> 业界动态 >> 正文

开启高性能计算商业化时代

2015/12/22  点击:[ ]

从主要服务科研用户,到走进人工智能和工业应用领域,高性能计算在中国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闫洁

“从2004年来到上海超算中心后,我发现,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各个行业,尤其是大型装备制造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决定了某些工业领域的发展。”9月24日,以“大计算”为主题的2015中国高性能计算用户大会在京举行。上海海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应用工程师刘波如是说。

“以汽车为例,2004年前后,大约18个月推出一个新车型,而到了前年,6个月就要产生一个新车型。这其中和计算机辅助工程以及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密切相关。”刘波表示。

9月底的北京,空气中带着些许凉意。但在大会上,来自科研院所、互联网、工业制造等行业的用户、专家和大学生爱好者,就高性能计算在“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

聚焦大计算

高性能计算是指使用很多处理器或某一集群中组织的几台计算机的计算系统和环境。目前,高性能计算逐渐覆盖到互联网、智能语音、人脸识别、飞行器设计、生物制药、基因检测等领域。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日趋兴起,“大计算”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认为,“大计算”的到来是信息技术不断进化的必然。“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范式开始交互耦合,带动整个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形态发生变化。”

全球著名咨询机构IDC的最新报告显示,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融合产生的高性能数据分析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预计到2017年总体市场规模将突破14亿美元,同时有超过1/4的高性能计算用户已在工作中使用云计算技术。

服务深度学习和工业应用

随着“大计算”的兴起,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和工业应用领域正在高性能计算的助力下迅速崛起。

据了解,人脑的计算能耗比是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的200万倍。而谁能开发出具有“最高智商”的计算机大脑,成为全球互联网公司竞相争夺的制高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颜水成表示,人工智能将从现在的脑模拟向未来的人模拟转变,推动机器突破算法的限制,实现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而高性能计算将是实现真正人工智能的最有力平台。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认为,高性能计算可显著降低工业设计、研发和生产成本,并大幅度提升效率,是工业4.0时代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

以上海超算中心为例,刘波介绍说,中心不但拥有峰值计算能力达每秒21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还配备了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的大规模商业软件。“目前,我们的用户遍布全国28个省市,其中工业用户分布在航空航天、汽车、核电、钢铁、市政工程等领域。”

商业化应用快速成长

在此次用户大会上,能看到很多业界代表的身影,比如来自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的计算专家以及来自中科紫鑫、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工业企业的参会者。这反映出高性能计算在中国的商业化步伐正在加快。

浪潮集团高性能计算总经理刘军告诉记者,以前我国的高性能计算应用主要集中在科研领域,但近几年商业用户开始大量涌现。“现在,我们正处于高性能计算商业化应用的快速成长阶段。”刘军表示。

而对于中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钱德沛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将聚焦3个方面:一是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研发;二是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升级和建设;三是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十三五"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应用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面向国产处理器构成的系统的生态环境,使中国研发的系统真正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5-09-30 第4版 综合)

上一条:2015中国高性能计算用户大会北京举行 下一条:量子计算机指日可待

关闭